close

  ■本報首席記者研究馬爾地夫 談燕
  走設計裝潢進保德路921弄小區,金桂飄香,楓葉漸紅。圓石步道兩側的常青樹木,為蕭瑟秋季平添生機。
  4年前,小區還是另一番景象:樹木枯萎、花卉零落。“我們的小區何時才能恢復以往的綠意盎然?”一封來自居民沈蒸烤箱正行的“護綠信”擺上了剛走馬上任的居委會主任莫根莉的辦公桌,“如果有需要,本人願意為小區的綠化改善出一份力。”
  徵得沈正行的情趣用品同意,莫根莉把信的內容謄寫在大紅紙上,以“倡議信”的方式張貼於小區佈告欄,引發了眾多居民共鳴。
  從一開始的“愛綠護綠”小組,逐漸拓展到對綠化增補、寵物管理、樓道整治、環保生活等小區事務的共商共議,保德路921弄居委會搭建起以“綠色家園”議事會為主體的社區自治平臺,更催生了一批群眾性社餐飲設備區團隊,達成最廣泛的居民社區參與。
  一封信集結起一個組
  保德路921弄居委會位於彭浦新村街道的中心位置,由星紀花苑和怡豐公寓2個商品房小區構成。其間由於物業公司更迭,小區綠化因少人養護,大面積毀損。莫根莉至今還記得沈正行在信中形象而又心酸地描述,“一些花凋謝了,不再芬芳美麗,一些樹木枯死成碑,傾訴著喚起你的同情,小香樟樹擠在了一起,眾多桂花樹無人修枝顯得疲憊……”
  “當時已經有很多居民通過各種渠道向我們反映,居委會也在想辦法解決這個問題。”沈正行的來信,為莫根莉提供了另一種解決思路:發揮這些關心社區、熱愛社區的熱心人士的作用。
  信貼出去不久,便迅速集結了20餘人的志願者隊伍,成立了“愛綠護綠”綠化小組。拿來居民裝修的地板邊角料,製成綠化領養牌;與物業、業委會共同協調,增綠補綠;開展植樹活動,鼓勵親子共同參與,“更重要的是形成了議事與監督的職能,隨時發現、隨時反映、隨時督促。”
  正因為解決的是小區居民最關註的“宜居”問題,大家參與的積極性非常高,不少家長還帶著孩子來居委會問,“樹木還能認領嗎?”
  “盤心”轉起社區“議事會”
  綠化逐漸恢復,作為小組志願者之一的沈正行和隊員們在日常護綠巡邏時,又發現了新問題:居民們帶寵物出來的頻次在提高,小區綠地成了寵物隨地大小便的所在。
  不僅僅是寵物管理,仔細梳理,涉及社區治安、宜居生活、鄰裡互助等方面的具體訴求也很多,“僅靠居委會、物業公司、業委會,即使再加個綠化小組,也很難滿足。”莫根莉介紹,在聽取居民意見後,決定拓展綠化小組的功能與外延,成立了“綠色家園”議事會,“綠化小組的成功,觸動我們思考如何培育社區團隊,如何以社區團隊吸納居民參與社區,如何通過居民的自發行動實現社區自治”。議事會中,居委會委員、居民代表、居民常任代表、骨幹社團的負責人定期討論社區事務,形成社區工作方案。對於議事會上關註度高的民生話題,通過組建社區團隊,實現自我管理、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務的長效化與常態化。
  在寵物問題開始凸顯之後,經由議事會平臺的培育孵化,“寵物沙龍”成功組建。志願者們製作了“愛狗狗、愛環境,便便隨身帶走”等宣傳標牌,在小區內廣而告之; 下轉◆5版
  (上接第1版)還把愛狗居民組織起來,交流喂養心得的同時,達成寵物管理公約。
  “通過這些年的探索,我們小區逐漸形成‘轉盤式’的自治模式。”莫根莉說,位於“盤心”的是居委會。作為居民自治的領導核心,居委會通過培育和指導社區團隊,組織召開居民自治會議,發揮社區居民的能動性。同時整合社區內外各種資源,滿足社區居民的服務需求,化解社區內的各種利益矛盾。第一層“轉盤”以“綠色家園”議事會為主體。在這一平臺,社區各方共商共議,並完成社區團隊的培育。第二層“轉盤”以社區團隊為主體,通過激發廣大居民的社區意識,促成居民的志願行動、社區公約的訂立,實現自律、自治。
  不僅“唱唱跳跳”,還有自我服務
  在居民李遐富原來的想法中,社區團隊就是“唱唱跳跳”;但在老伴支持和鼓動下參與到綠化小組後,才發現社區團隊還能為小區建設與管理出把力,“看到小區的環境越來越好,高興之餘也很驕傲。”
  記者瞭解到,在“綠色家園”議事會培育下,保德路921弄居委會的社區團隊實現了從無到有、從弱到強的轉變。目前小區成立的11支社區團隊中,有5支團隊與議事會息息相關,即大樓安全管理小組、愛綠護綠綠化小組、寵物沙龍、綠色家園環保小組和便民服務小組。
  樓道堆物,原本讓小區物業和居委會頭疼不已。大樓安全管理小組的成立,使樓道堆物成為首當其衝的“整治對象”。記者在小區2號樓看到,樓道里除了停放有自行車,幾乎無其他雜物。而自行車也是單邊停放,空出足夠空間讓行人通過。“原本2/3樓道被居民們堆放了雜物,甚至還有圓臺面。一些居民還把主意打到了消防梯,轉角處也堆滿了東西。”居委幹部告訴記者,在加強“輿論攻勢”的同時,由居民志願者組成的管理小組每月定期排查整改,“成立社區團隊,就是為了不搞‘一陣風’。”她表示,由於小區空間有限,目前對於非機動車的停放還有一定難度,議事會對此進行過幾番討論,“最終的目標是要讓樓道完全空出來,這也是對大家安全負責。”
  李遐富憑藉自己嫻熟的理髮手藝,還加入了最新成立的便民服務小組,“在議事會例會上,大家都提到不少居民對小修小補、租借輪椅拐杖等有需求,我們小區的‘能工巧匠’不少,於是便民服務組的成立也就水到渠成。”莫根莉說,便民服務小組留的聯繫方式是她的手機,起初手機幾乎打爆,但現在又恢復平常,“居民們都認識了這些志願者,有什麼事,會直接與他們聯繫,也不用通過我這個‘二傳手’了。”
  記者手記
  不同社區的居民需求不盡相同,面臨的主次矛盾各有差異。要激發起居民參與自治的熱情,抓住主要矛盾很重要。
  保德路921弄居委會顯然抓住了自己小區最為突出的問題,為打開自治局面奠定了基礎。但打好基礎,亦要規則跟上。如果僅僅就事論事,“頭痛醫頭、腳痛醫腳”,居民激起的熱情總會消退。保德路921弄居委會註意到了這一點,通過構建起“綠色家園”議事會,作為對居民需求的反饋,以培育相應社區團隊的形式,讓有著相同需求的居民聯合起來,進行自我服務,實現了機制層面的居民需求長效滿足;而各社區團隊在提供社區服務的過程中,利用社區公約動員全體居民互相監督各自行為,又實現了服務層面居民需求的長效滿足。
  有了這樣的良性循環,社區自治的“轉盤”方能沿著正確的軌跡,真正轉動起來。
  (原標題:轉盤式自治:社區團隊管自家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j43ljoon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